本會乃由家長發起組成,不忍心將小孩放在狹小的安親班補習班,缺乏活動空間和探索機會。為了實踐教育理想,本會免費協助家長:找尋學伴、代甄教師,合作雇用一位老師只帶4位學伴。放學時間由老師親自到小學接回學生,先在固定家長贊助提供的地點午餐午休和完成功課輔導,然後進行各項豐富的課外學習:
○開拓豐富的學習體驗,輔助學校教育之不足,協助忙碌父母實踐家庭教育理想,促進學生深刻的生命成長
○可看地圖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巡禮都會生活圈,探索活生生的自然與人文知識,體驗在地生活文化
○可每週參觀天文館、科學館、圖書館、史博館、宗教館、原住民館、植物園、美術館、故宮等,深入進行各項主題學習
○可閱讀經典名著及欣賞名片,長期培養讀書興趣,激發個人品味及追求人生智慧
○可進行音樂、舞蹈、美術、戲劇、單車、直排輪、游泳、體操、攀岩、跆拳、射箭、籃球、足球、棒球、羽毛球、圍棋、象棋、撲克牌、桌遊、登山、露營、野炊等有益身心的遊戲和接觸大自然的活動
○可練習推理演算,精練數學算術和記帳能力,勤寫作文日記,做觀察紀錄報告,學習生活英文,並開拓多國語文基礎能力
○學生可自己開會討論籌畫活動,訂定主題收集資料,擬定計畫落實執行,自行賺取零用錢,養成獨立勤儉的生活能力
○可培養鄉土情與國際觀,師生一起規劃籌備寒暑假旅行,深入探索台灣不同區域,高年級期間嘗試出國旅行開拓寬闊眼界
讓孩子探索自己 (聯合報2010/1/22報導)
(黃能得 本會創會理事長)
為了給自己的一對兒女理想的學習環境,雅德賽思教育協會理事長黃能得邁入中年後,從媒體工作者轉業成為教育工作者,他成立雅德賽思教育協會,推廣家長合聘教師之「共學共遊」課後教育模式。他提醒父母們,「學校不等於教育,生活才是教育」,安親班並非孩子放學後的唯一選擇。
黃能得說,他一度抱獨身主義,四十才結婚生子;但自從當了爸爸後,他對教育懷抱理想和熱情開始萌芽:女兒到了要上幼稚園的年紀,他就把老家改建成幼稚園(雅德賽思幼兒別墅);女兒上小學後,面臨選擇安親班的問題,原本在安親班待了一年的她並不快樂,因此他集合女兒幼稚園同學的家長,自創「邀集學伴、共聘教師」的課後共學計畫(雅德賽思兒童學社)。
課後共學共遊,就是由四名小孩組成一個小團體,由家長出資合聘找一個老師,四個孩子中午放學後,由老師接到其中一人的家中做功課,功課做完後再由老師帶領戶外運動、遊戲,看電影或到博物館、美術館的參觀活動,體驗豐富的課外生活。
黃能得說,「雅德賽思」是Art and Science(藝術和科學)的譯音,這是他認為最重要的教育內容和目標,他不希望孩子們只能被侷限在狹小的空間裡寫功課,而是追求海闊天空的「共學共遊」,鼓勵他們走向廣闊世界,拓展視野,早一點找到志向。
「共學共遊」也是由他的女兒實際經驗不斷修正。他女兒小一曾上了一年的安親班,但一直覺得不快樂;他幫女兒找家教,在課後教她寫功課、帶著到處玩,不過女兒並不快樂,因為「沒有伴!」黃能得才發現,孩子無法忍受安親班的填鴨式教育;即使請家教,如果少了年齡相近的孩子一同學習,孩子也提不起勁,於是他想出「邀集學伴、共聘教師」的點子。
談到教育觀,黃能得說,快樂童年就是孩子可以去探索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社會、家人互動,都是成長因素;其次是興趣和才能,由於學校不一定能關注到每個小孩,只能靠課後自己發展。
還有人生志向。黃能得舉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在小四時被老師叫去圖書館整理書籍,他很快把書整理好,也得到成就感,也找到他組織、分類等提高效率的方法,對於日後創辦微軟有很大的啟發。
最後是身心健康和快樂。黃能得說,他不喜歡「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句話,因為往往贏在起跑點會輸在過程。
黃能得認為,目前校外的教育主流是安親補習,但父母並不知道小孩和誰一起學習,也無法主張怎麼安排,家長要把課後生活的主導權拿回來;透過家長合聘教師之「共學共遊」課後教育模式,幫小孩找一群共同學習、成長的朋友,相信多數父母和他一樣,「我最大的快樂就是聽到孩子的笑聲」。
【雅德賽思教育協會】 2至18歲「理想教育」實踐研發
「雅德賽思」結合家長、教師等有志之教育工作者,追求2至18歲「理想生活教育」之研發及實踐,為孩子創造海闊天空的教育體驗。「雅德賽思」名稱意義:「雅」希望開發孩子生活品味及人文藝術上的涵養;「德」期望培養孩子在人格品行與道德修養方面的情操;「賽」希望激勵孩子勇於探索真理並擁有追求生活的熱忱態度;「思」希望讓孩子擁有多元思考創意並具備獨立判斷的思維能力。
「雅德賽思」學前階段的理想幼兒教育,透過二至六歲的「雅德賽思幼兒別墅」,設置在有永和小天母之稱的「長堤別墅區」內,獨棟透天別墅,建築典雅,安全寧靜,功能齊全,是一所高感性、高知性的別墅級幼兒園.期望在都市中,提供孩子一個自然成長的活動空間,讓孩子充滿在陽光、空氣、水、土地、樹木、歡笑、喜悅中,享受健康快樂的童年時光.雅德賽思精心營造豐富的生活學習環境、自然活潑的互動教學,充滿藝術與科學氣息.鼓勵幼兒動手做、做中學,自由體驗創造與探索的樂趣,建構幼兒快樂與成功的未來.
「雅德賽思」小學階段的理想課後教育,透過小一至小二的「雅德賽思兒童學社」,以生活探索及參觀體驗為主軸,滿足孩子好奇心最旺盛的階段,快速吸收各樣新知體驗。小三至小六的「雅德賽思少年學社」,則進一步希望孩子們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並勇於深入嘗試,例如進行街頭愛心募款、成立虛擬雜誌社等。
「雅德賽思」中學階段的理想社團教育,透過國中的「雅德賽思青少學社」至高中的「雅德賽思青年學社」,幫助孩子們做好進入高等教育的準備,面對未來的生涯規畫,成立「網路商店」、參與「志工團隊」、認養「慈善機構」等實際操作活動,讓他們在進入大學之前,先實證自己的志向,作為未來選擇科系的依據。
「雅德賽思」結合家長與教師,一起合作致力於2至18歲「理想生活教育」之研發及實踐,幫助孩子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志向,全力以赴主動克服困難挑戰,追求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等教育。將來就業之後,也會自我期許在所追求的專精領域,致力成為一位出類拔萃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