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彩活動-【不會漏水的水瓶【兒童學社第15團林口隊】(花蓮老師)】

  這天只有一個扯鈴,安安只能看瀚瀚玩,不過對安安來說,大多時候他只要能看著就開心了!這也是我們正在努力的課題,希望隨著慢慢地鼓勵與刺激,能使他更積極地想一起參與。
 
  而難得可以在某項事物取得充足成就感的瀚瀚,真的是非常投入在扯鈴的遊戲中,不停的介紹各種招式、各式他自己發明的絕招。接下來,要讓瀚瀚學著教其他的人,不論是大人或小孩,這樣獲得的成就感應該會更為可觀,同時也更能分享。
 
  寫完功課後,實驗開始了,我先用了個水瓶作示範,在水瓶上用小刀劃開了約5公分的洞,再蓋上瓶蓋,裝滿水後,水卻不會流出來。
  安安已經在書上看過這樣的遊戲,所以並不覺得稀奇。我試著問他們能不能猜出原因,安安也回答的很正確:「被外面的空氣壓住,流不出來了。」
  我又試著繞彎問:「跟我割洞的位置有沒有關係?」、「還是跟瓶蓋有關?」孩子們猜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就自己做做看吧!
 
  他們一人選了一個瓶子,卻不敢嘗試跟我不同的位置,同樣在我的水瓶高度割洞。結果,瀚瀚的水瓶怎樣也裝不滿(因為蓋子沒有蓋起來),後來蓋子蓋起來後,水雖然裝滿了,卻因為割的洞過大,水還是不停的流出來。問他要不要再試一次?他的心思卻被扯鈴裝滿了!
  安安進行得很順利,水也能如願得留在瓶中,可是對之後的問題探究卻也興趣缺缺,應該是我表達得不夠有趣吧(花蓮老師會再努力一點的)!

  我也承諾之後會多找一些化學相關的遊戲,別再找這些觀察現象的科學實驗。
不過,事後我又想了想,也許問題不單純只是實驗的內容本身,而是我引入實驗的方式,通常都是我找了個實驗,大家一起來做做看,這其實跟上課沒什麼兩樣
孩子做完了,也就結束了,當然不會有太深刻的感動。
  若是能改變方式,讓他們「發現」了某個現象,誘發他們產生疑問,再帶著他們一起找出答案,結果一定會不一樣,這之後找到的東西,就會是他們真正想要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