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最新消息

編號 發布日期 主題
135 2010-10-07

學校以外的教育選擇:「自學、共學,學什麼? 」《育兒生活雜誌9月號封面主題》

 
這篇《學校外面的教育選擇》文章出自育兒生活9月號,由邵怡所採訪的撰文。這一篇文章讓我很喜愛,也切合米媽想表達的學習觀點。這次因著海外的朋友需求,特別向邵怡央求了文章的轉載,也感謝紹怡優質的統整與歸納能力,希望這篇採訪對於一些有猶疑的家長帶來一些幫助!(米媽)
以下是摘錄自育兒生活9月號24頁到37頁,關於《放學後才是關鍵》作者黃能得園長與《母親,是另一所學校》作者米媽的採訪文章
育兒生活雜誌 9月號封面主題 : 學校外面的教育選擇
 自學&團體共學,學什麼?採訪撰文∕彭紹怡
受訪者∕「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的創辦人《放學後才是關鍵》作者 黃能得   《母親,是另一所學校》作者 米媽
前言:
越來越多人選擇讓孩子走體制外的學習之路,而今這個區塊的年齡選項更降到學齡前。到底,自學與共學應該如何開始?自學或共學是否也面臨不為人知的困境?
本篇特專訪知名共學團體「雅德賽思兒童學社」的創辦人黃能得與新書《母親,是另一所學校》獲得近期暢銷排行的作者米媽,為我們說明與分享關於共學和自學的點滴。
Part1. 概念篇
「體制外」三個字似乎讓人聯想到不食人間煙火般的清高生活或高傲態度。但其實,在這裡不論共學或自學,不但蘊藏深切父愛與母愛於其中,還包含深刻自省而後動、力行貼近生活的態度。共學與自學有其相似性與共通點,其中的緣由也值得為人父母者深思。
關於共學
提倡共學的原因
雅德賽思理想教育協會創辦人黃能得表示,他之所以要創立以共學共遊為基礎精神的兒童學社,是因為看到當前教育環境下,孩子無法享受正常、快樂的童年,揠苗助長、以成績(或刻意多元下忙壞孩子的非常態文化)為第一優先的不良風氣,正一點一滴吞噬原本應該屬於孩子的童年生活。而表面上用功苦讀的結果,卻常因為缺乏生活體驗的磨練而潛在問題叢生。
黃能得認為,教育的目標可以很嚴肅,但氣氛卻可以是輕鬆的。他特別喜歡電影〈真善美〉裡一位老師帶著幾個孩子在風光明媚中席地而坐的那種閒適;而這樣美好的教育憧憬並非只能在電影或小說中出現,不是嗎?因此在他創立的學社中,老師們每天利用課後及假日的時間,帶領孩子趣味學習,以輔助學校教育的不足,同時引導孩子開拓豐富的學習經驗,也協助了忙碌家長們實踐家庭教育理想的一種可能。
生活因需要而成立
小孩子在課後是生活,而非進入一個制式的環境(如安親班或補習班)。所以午休與否也是看孩子的需要,想睡就睡,選擇不睡,活在當下也很好:盡心盡力地學、玩,回到家累了就睡,而非功課都在安親班寫完了,回到家沒事做就打開電視或電動。自發性的渴望、追求,乃至於激發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對生活裡真實事件的反應。
一般家長對課後活動的要求就只是安親,也就是父母不在的時候讓父母感到安心。但換個角度想,不論父母在不在身邊,孩子都需要培養自我生存的能力。孩子在夜間和假日常缺乏同伴,很多孩子變得只能看電視、打電動。只考慮安全與否這類的單一層面其實是消極的,若考慮到孩子對「生活力」的多方面需求,友伴陪伴下的各種活動(如夜間外宿活動和假日活動)才是積極的。 
資源的整合&全國各地皆有伴
創立共學團體還有一個簡單的概念,即「一個人的資源有限,全部結合起來豈不是更好!」當忙碌的家長無法完全參與孩子的課後生活時,為了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並給孩子更人性化的教育環境,共學需求也因而產生。但在此要釐清的觀念是,適合自己需求的選擇有好幾個,並非一元化的托育方式才是好的,黃能得只是希望能分享自己的經驗,讓家長去認知自己的真正需要。
他表示,自己所實行的共學方式適合中產階級的雙薪家庭,若有類似需求與背景的家長當然可以考慮讓孩子在以共學方式為主的課後生活環境下長大;但若是行有餘力、可以自己兼顧孩子課業並參與課後生活的;或是金錢上有所限制與考慮的,都可以好好思考自己與孩子的需求,找出一條最適合孩子的成長教育之路。

關於自學
自然而然學習的開始
米媽其實不是刻意在「自學」框架下開始帶領孩子到處趴趴走和學習萬事萬物的。在孩子進入小學前,沒有給予各類科目的刻意學習,因為米媽認為這些能力,是孩子有天一定能學會的東西。就算要學,米媽也堅持這些學習必須貼近生活、或是富有意義。
像「識字」與「正音」,就因為中文是由象形文字演變而來,所以米媽認為先了解「型」比較重要;於是她與孩子討論字形的演變,讓他們繪製圖型。而關於閱讀,米媽認為找到「翻閱的動力」是學習閱讀前首先該做的事。而數學,必須與生活建立實用的關係;當許多同年齡的孩子開始忙於學習珠心算時,米媽讓孩子在7-11與超市學習買東西,讓他們從找錢中學習加減;在米媽規劃的購物的預算中,去學習物品數量的分配與倍數概念。

初衷與堅持:生活規矩&品格教育
米媽書中提到:「在學前教育的時期,我小心翼翼的建立孩子們應該建立的生活規矩。品格教育是一種內隱的學習,培育期應從小學前的家庭開始。而每個家庭都必須建立一個值得堅持的價值觀,這價值觀在面對外界的思潮洪流中,足以讓孩子有著不畏懼與坦蕩。」在這樣的堅持之下,米媽帶著孩子四處遊歷:看大小展覽,讓孩子親近博物館與美術館,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也習慣一種氛圍,從藝術工作者的慧心或眼光中體會創作的來由。在生活中自然建立陶冶性情的各種媒介,並利用童話與寓言故事、原住民的神話、歷史故事來取代刻板的教科書。
米媽在全職媽媽的生活裡更加體認到:「不只是土地啟發我,而是我成為土地的一部分;不只是我教育孩子,而是孩子教會我許多事。」

解析力
解析力是力量?在眾人高喊創造力第一的時候,米媽反而要問:「創造力到哪裡去?」
創造力需要一個根本的源頭,對米媽而言,解析力更是一個重要的本質。解析力需要多種才能的媒合,經由知識、想像、同理與感受,與其延伸出的生存技巧一同融合而產生能量。該如何無限擴充學習?米媽認為經由觀察而得到實際的知識,加上因親身觀察與參與而產生的同理心,便容易轉化成對事物敏銳的解析力。設計物品時,不但會考慮自身需求,也能關注到他人的需要,這就是一種從解析力出發,進而創造物品的例子。
另外,米媽也強調,想創造差異,就必須改變思考的動線,當學習接觸面廣泛時,也就容易跳脫舊有框架,而這也是米媽帶孩子時所堅持的理念之一。

 Part2. 特點篇
共學與自學的特點不少,其中也包含各自堅持的教育理念。希望下一代過得快樂並充實,且擁有對生活的熱誠與面對事物的能量,對黃能得與米媽來說,不約而同都是最重要的事。

共學的方式與特性
共學重點:學伴與共「遊」
家長常誤以為把孩子送到學校就有伴了,其實不然,因為下課時間短,班上人數也多,在校內時間裡幾乎沒有時間好好「相處」在一起;加上現在校園霸凌事件比從前還多,上學與交朋友似乎無法劃上等號。黃能得感嘆,相較於從前,好的友誼多在課後被發展,現在的孩子放學後都到安親班窩在一起「趕功課、寫評量」,這樣的模式,是不是還能讓孩子在學習上(不論是課業學習還是生活體會)擁有彼此砥礪與關懷,甚至一同解決日常生活中真實問題的對象呢?
共學的「學」字力量太強,很多人會誤以為共學就是湊在一起讀書,但這樣反而失去了共學裡最溫暖的真義;黃能得特別提醒,共學其實是建立在共遊的情感與經驗連結之下,因群體智慧碰撞而產生共學氛圍的學習機制。

網路媒合志同道合的家長
黃能得提到,很多家長感謝協會的原因,是因為理念無法從表面上看出來,也因為現代的人際關係已不像以前鄰里厝邊般緊密相連,學伴並不好找。若非經由配對媒合而後見面,很多家長不會知道原來也有人跟自己想法相同。目前協會架設的流程為:有尋找學伴需求的家長到網路上登錄基本資料,以地區、國小區隔以便搜尋,短短一年已有八百多人登錄。其中聯絡方式登記由家長決定是否公開,經由公開資料聯絡到其他家長後,再找時間約出來見面,這時協會便會為這些家長舉辦說明會,除了讓大家了解共學實際的運作情況外,協會也會提供教師人選以供家長選擇。互相討論後,各家長再一起決定要聘任哪位教師。資料到後台之後,選擇不公開的家長資料就會由協會幫忙約家長(多屬同間學校)出來見面,再決定是否組成家長互助會。

成立家長互助會與相關策劃
若決定組合起來的話,將選出一位召集人,並且討論諸如以下的問題:孩子放學後要去誰家?午餐怎麼辦?接送問題如何處理?(一般來說會交由聘任的教師去接孩子,但若孩子來自不同學校或地區時,就有賴其中家長的幫忙。)等到這些問題皆解決後,家長便可告知協會出面來作第二次的召集企劃,目的是為了討論派遣老師的問題。當協會得知家長的教師需求後,就會公開在網上徵求老師並展開甄選,甄選完後就會把老師帶給家長作第二次面試,若家長滿意許可後便會聘任這位教師。老師派定後,老師與孩子將會見面並互動;該教師會藉由與孩子的互動以認識孩子,並針對孩子不同的特質訂定不同的學習計劃表,同時,這個計劃表也需經過與家長的共同討論之後,才會真正成形。最後,協會並負責教師的教育訓練,進行方式為教師們定期回來協會與其他老師共同研討教學近況與方向。
支薪部分則是家長直接把薪水付給老師。協會本身則因為有認同他們教育理念的人捐款而可以支付所需。
共學:教師選擇與課程規劃
關於教師選擇,黃能得提供協會的初步遴選標準:一位「生活教育」的老師,充滿對生活的熱誠,具備基本素養(學經歷達基本條件),並且需要有良好體力以即願意付出與迎接挑戰的信念。候選教師一路以實力過關斬將:由筆試口試、一週內完成多元內容的論文寫作甄選、再經過試教與教學觀摩,為期至少約一個月。 
課程規劃的部分,協會每周召集老師作教學研討;至於與家長交流的部分,則是直接去當地開家長會。協會機動參與各學區分部的會議,且因每個學區各自教學內容因地區特性而有所不同:如內湖擁有較多自然景觀;東門因屬城區則多善用都市資源;加上孩子的年紀個性不同,老師的專長也不同,每個團的課後生活才會多采多姿。此外,老師所提企劃都在協會內部完成,向協會提案後,經由各區老師一起討論交流以達完善。另實行交換教學(每週一巡迴教學),每個老師一週一天「大風吹」,一個月連續4 次接觸不同學生,除了讓學生接觸到不同教學風格與專長的老師,也讓來自不同地區老師能進而了解當地資源為何,同樣也是團體合作的方式之一。

動靜皆宜的自學內容
靜的力量
歷史有時是追求人生意識形態的產物,意識形態的改變與權力的轉移皆有可能影響歷史的詮釋與紀錄。米媽本身是學藝術表演出身,對於電影、劇場藝術創作者喜歡追尋真相的性格有所體會,她感到追尋真相的過程也就是對歷史的再創造,有就衍生出所謂藝術的文化。而在尋找真相的過程,彷彿也讓人同時感到自己得渺小和存在價值。孩子日後難免會在工作或處事上遇到瓶頸或不公的情況,但因為擁有追求答案和目睹真相的經歷反而能讓人在混屯不明中得到真實存在的力量。
因此,除了腳踏實地的「走學問」之外,對於不能到訪的地方,米媽傾向多讓孩子看電影,經由電影去接觸一個陌生的所在;或是看書,藉由書中視角去思考各種非同質的生活經驗。若能進而產生反觀自身的省思能力和設身處地的同理想法,則是米媽所樂見的學習方式。
分齡篩選不如教判斷力
當然,太過暴力腥羶的不會讓孩子觀看。但面對現今隨手可得的各種媒體資訊,米媽選擇在機會教育的當下,讓孩子明白是非對錯,並且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於是,書和雜誌在米家可讓孩子自由取閱,而孩子也跟著爸媽看也許一般人會覺得不適合孩童觀看的電影。對此米媽表示,面對恐懼(或其它),孩子其實有套自己的解讀方式,這並不是以「大人角度」的常理就可以統一化的。所以米媽認為幫孩子篩選和教育孩子如何分辨需要同時進行,與其禁止讓孩子接觸資訊,不如給他判斷力。
有次米媽帶著孩子去麵店吃麵,電視上剛好播放一則新聞:有位路人拍攝到高中生在廁所做愛做的事情。當麵店一片譁然,米媽兒子的發言讓全場鴉雀無聲:「媽媽,為什麼有人要去拍這個?為什麼電視要播這樣的東西?」米媽當下是感到高興的,因為她兒子點出了不該被鼓勵的行為,同時,也質疑了媒體的道德。

【實例分享】
米媽女兒前陣子讀完一本名叫《我十歲,離婚》的書。女兒驚訝於一個幾乎與自己同齡的女孩所受遭遇的同時,也讓米媽有機會讓女兒明白保護自己身體的重要性。
動的學習
米媽自己是個喜愛自助旅行、喜歡探險的人,因此對資料的蒐集與掌握有其敏銳度。加上米媽認為「切割成塊的學習模式,是工業革命下的產物」,因此她力行「用腳寫記錄」的理念,以旅行的概念來完成孩子學習單,亦即善用大自然資源,去規劃與環境結合的課程。孩子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或休閒遊樂場所,可以因為對措置於地下的水管的好奇而發起一趟探索之旅,也可以去拜訪農夫,認識他們的工作,甚至了解他們的堅持。
而社區,就是一個可以彼此分享生活與生命經驗的地方;一步步帶領孩子將生活圈從家庭擴展至學校,以至於整個社區,並學會從體驗中尊重自然、感受生命的成長,以至於對不同的生命歷練與生活文化產生體認與關懷。
米媽說,情感往往比道理更動人。
 【實例分享】
課本學不到的東西-芒果之旅與延伸
前陣子米媽與孩子一同完成了芒果之旅,從台灣第一棵芒果樹開始尋找,找到後遇到一個果農,便和他一起去山上採芒果,然後去吃芒果冰,回到家後就開始做芒果資料的整理。最後,無意中還發現玉井鄉背後的抗日史和相關文化背景。這些都是課本裡學不到的,也符合米媽「用腳完成學習單」的個性。

Part3. 資源&困境
自學所需的資源有哪些?是否容易取得?目前很夯的共學,實際上卻面臨瓶頸?
自學可考慮的資源來源
公共資源的運用 
公共資源是免費的,而且是經由基層文化工作者大量資料搜尋而來的成果;米媽同時也秀出各處隨手收集而來的簡章或行程表,小編認為其設計尚屬精美,版面設計看來也舒服容易閱讀,這些集合眾人之力所完成的資源,浪費豈不可惜?米媽也認為,在台灣的博物館與美術館常被當成是觀光地點而非資源或學習環境,但其實不管是在台南、高雄、屏東或台東,當地博物館的設計都非常棒,若其資源不被使用及利用,就不會有後續的金錢與物力來維持經營,而變得每下愈況。
在安排行程時,米媽會注意該處是否有安排導覽,如博覽會通常會有分區定點導覽的設計;而全國各地通常也都會將當地的觀光資訊整理公布;以台北市來說,就有一本手冊將所有的資源(包含古蹟景點、活動時程等)作整合以提供民眾參考。透過資料搜尋、大量閱讀的同時,在腦海中自然浮現計劃藍圖。選定地點後,與孩子一起討論這個地方該怎麼玩才有趣,提供孩子參與機會與旅遊願景。
米媽也補充,雖然「兼顧趣味和目標地玩」和「無頭蒼蠅地玩」並無對錯,但其後所能延伸的想法卻是大大不同的。

善用工具的應用
米媽提到,工具可載舟亦可覆舟。米媽看到的是電腦化之下資訊可以快速流通的工具特性,而非只是線上遊戲。所以米媽並不贊成一昧禁止的態度,而是如何協助孩子利用電腦找尋所需資訊。習慣應用工具下,現在女兒以經可以幫忙她處理一些網站相關作業。
在實行上,米媽規定孩子只有週六、日才可以有半小時的電視與電腦時間(現在大女兒多增加半小時),為了怕自己忙到忘,米媽還會用計時器提醒孩子何時應該結束使用,也讓孩子養成紀律與習慣。
 【實例分享】
生活裡處處是材料
米媽部落格裡分享另一個實例:因為看了「衛生紙是否該丟入馬桶」的新聞,為了找出答案,米媽和孩子用水彩染色的水、固定衛生紙的支撐物、同廠牌的衛生紙與面紙進行了一個實驗,最後結果發現,短纖維的衛生紙符合好沖散與易分解的特性,故應該可以丟入馬桶!

共學相關現況與建議
共學團體面臨困境
黃能得有感而發地說,若當初要求孔子立案,也許後來就不會有孔子了。目前各共學團體所遇到的困境,就是政府與公益團體需要介入課後需求:有條法令規定,若有 5人以上孩童聚集的私人場所若不立案就會被取締。黃能得雖能了解政府禁止私人隨意興學的立意,但並不贊成這樣的惡法。美其名是為了立案管理,但其實是逼小型家庭聚會走向商業化;其實,若無營利性質,為什麼要被取締?且場地坪數需達50才能立案,以一般家庭規模而言,要達到此標準並不容易,也無財力可擔負。黃能得強調,5人就需立案商業化,就是打壓家庭共學。當家長想要站出來為自己兒女的的教育作改變時,就變商人所宰制,聯合政府一起來打壓。公共議題與人民需求不應被利益團體瓜分或操縱;政府就算不鼓勵,也不要打壓共學小團體的生存空間。
此外,政府也應建立共學資源平台,若缺乏具公信力的資源平台,想共學的家長也會不得其門而入。黃能得建議,教育部、教育局或國民小學應成立提供媒合資訊的平台,讓需要的家長能夠自由去配對。 
共學資源分享平台需被政府重視
目前雅德賽思以民間非營利的力量建立相關資訊平台,以便家長使用與參考。把更多人力納入共學系統,讓流浪教師也能有所歸依,讓家長自發性了解自身需求,若政府能修法並呼籲流浪教師投入課後共學教育圈,還能一併解決人才浪費的問題。
針對媒合平台資源這部分黃能得再次強調,私人力量若做得到,公家機關一定能用更小的力量就做得更好,因此他由衷希望政府能聽到家長對共學需求所發出的聲音。
主流不一定是對的
對於現在孩子竟然會出現功課寫不完的問題,黃能得表示,屈服於這種不正常情況的家長就會選擇讓孩子去安親班;否則的話會尋求改善、努力溝通或轉班轉學。
教育部長幾個月前也曾提到:我們的小學生在補習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補習、功課多到寫不完,都是不正常的。寫不完的功課是不值得寫的,所以不會為了不正常去改變。共學活動的假設都是正常的,不但寫得完,還要有跟家人聊天、跟朋友相處等享受「生活」的時間。因此雅德賽思共學團體的基本前提就是「功課寫得完」的常態。
黃能得呼籲家長積極傾聽孩子的心聲,自己也以拯救孩子的童年為發起共學的出發點。孩子只有一個童年,不管決定朝何方向走,希望家長們都能深思熟慮什麼才是孩子童年裡所不可或缺的;要是日後社會中堅分子皆從不快樂的童年中長大,那可絕非國家之福。
雅德賽思教育協會 www.asks.org.tw                     
美麗的教育理想實現了 永和市成功路一段93巷13弄39號 幼兒部電 2921-4668 學社部電 2926-6487
 
雅德賽思教育機構 www.askv.com.tw 
雅德賽思幼兒別墅 www.wretch.cc/blog/askv
少年學社第一團力行隊 www.wretch.cc/blog/youngvilla
少年學社第二團濱江隊 www.wretch.cc/blog/youngvilla2
兒童學社第一團秀朗隊 www.wretch.cc/blog/kidsvilla1
兒童學社第二團國語隊 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2
兒童學社第三團大湖隊 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3
兒童學社第四團光復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4
兒童學社第六團東門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6
兒童學社第七團政大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7
兒童學社第八團永平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8
兒童學社第九團永安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09
兒童學社第十團龍安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10
兒童學社十一團濱江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11
兒童學社十二團麗湖隊www.wretch.cc/blog/kidsvill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