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最新消息

編號 發布日期 主題
140 2010-10-14

【分享】學社教師教育訓練觀念分享


雅德賽思 學社教師 教育訓練 觀念分享
2010.10.12教師會議內容/園長
 
Ø        「巡迴教學」「易學生而教」創造親師生三贏
學社為何要推行「巡迴教學」?為何要打破慣性,主動「易學生而教」?
每週一次「巡迴教學」「易學生而教」之好處在於:第一,可以提升老師的教學力。幫助老師能克服教學慣性,有能力可以帶領好任何一位小朋友,而非只限於團內的小孩。老師會每週一次面對他團陌生的學生,的確是一種挑戰,然而「挑戰就是成長」,「巡迴教學」「易學生而教」是提升老師能耐的好方法,練習如何面對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
第二,可以提升孩子的適應力。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老師風格、不同的教學內容,希望孩子不要養成非某個老師教不可的慣性。一旦慣性和依賴的習性養成,便容易產生對新老師的排斥感,學生學習效率和適應能力因而降低,孩子們又將如何長期面對未來多變的教育之路?
第三,可以提升家長的應變力。不同的老師,可以帶給家長對孩子不同面向的不同觀點,讓家長更能了解和幫助自己的孩子。將來當老師離職或面對代課老師,不但孩子較能適應,減低家長的困擾,而且,家長因為接觸過不同老師,將更能了解要幫孩子選擇怎樣的老師。
因此,我們呼籲家長和老師們以「親師生三贏」的眼光來看待「巡迴教學」「易學生而教」之好處,熱烈支持「巡迴教學」「易學生而教」,讓學社老師嘗試教不同的學生,也讓學社學生適應不同的老師,讓家長接觸不同的教師風格,這正是協會推行本計劃的最主要目的。
今年,以相近的組內巡迴為主,期待各組老師們能徹底執行,希望推行一學期之後,明年更能擴大到跨不同區域的「巡迴教學」「易學生而教」,以創造更深更廣的「親師生三贏」!敬請大家期待!
 
Ø        「學社教育」就是「生活中的教育」
對於學社老師教學內容方式,家長常有不同意見,甚至連老師個人的言行、服飾也會有所批評。看起來,學社教師要贏得家長的完全接納,真的不容易。
例如,曾有家長認為學社老師讓孩子玩遊戲(玩大風吹)並無教育價值。園長就以電影《真善美》以及近日閱讀的《哈佛魔法》一書的感想,跟大家分享。
《真善美》電影裡的女教師,帶領著孩子們在草原上奔跑玩耍,就引來一陣非議。學社的活動,其實有可能和電影裡面的那位女教師一樣,招到誤會質疑。然而,我們並非帶著孩子瞎玩,而是富有教育意義的玩樂,透過生活玩出教育的價值。
《哈佛魔法》一書裡談到Art in Education的觀念,可以讓大家反思,其實,學社教育所推行的就是Education in life,也就是『生活中的教育』,在生活中實施教育。
大風吹遊戲是生活,一般家長和學校補習班看重的只有「教育」,認為玩大風吹遊戲並無教育價值。
然而,孩子喜歡的是「生活」、是大風吹、是遊戲。因此,若學社老師看重的若只有「教育」,就是順了家長,逆了孩子;反之,學社老師看重的若只有「生活」,就是順了孩子,卻又逆了家長。難道「生活」和「教育」註定互相衝突、不能兼顧嗎?
其實,學社老師應該偏重的,既不是純「教育」,也不是純「生活」,而是Education in life,將教育意涵融入生活之中,從生活中提煉教育果實,帶領孩子從生活中習得教育的意義。
所以,同樣是大風吹遊戲,舉例而言,學社老師可以從中實施教育,例如引導孩子對時間更深切的感覺。在遊戲進行時,突然中斷暫停,不許孩子看錶,老師詢問孩子時間過了多久?藉此和學生討論對時間的不同感覺。
當快樂、投入的時候,從學生的回答中,時間是否總是偏短?是否總覺得過得較快;而孩子無心投入的時候,時間似乎是否又過得較漫長?從中引導孩子對生活有更深刻的覺知。
總而言之,學社老師是來幫家長帶領孩子生活的,不是來當教書匠的,而是立志要做一位執行「生活中的教育」的魔法家。期待透過「生活」,讓孩子得到「教育」,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這也正是協會想要和所有家長一起追求的「學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