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最新消息

編號 發布日期 主題
18 2009-10-16

孩子試過了,就不怕了!就能勇敢面對未來! [編輯手札--野人主編蔡麗真]

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孩子剛讀小班的同時,也是我開始編輯教養書的時候,因而能當個好學不倦的媽媽──從自己編輯的、參考的教養書中,獲得為人父母的養分;再把自己陪伴孩子時迫切想知道的疑問、心得,與作者討論,不知不覺中每本教養書都用力太多、太過實用性,常被總編輯笑說,「千萬別把教養書編成百科全書了!」

     

這一回,想跟大家分享的新書是《放學後才是關鍵》,身為這本書的編輯,一開始是被作者黃能得的真誠無私所感動:他為了自己孩子開了幼稚園、創立了「共學共遊」的課後安親教育模式;編輯過程中則深深懾服於老師們的創意教學,想著哪天也想好好如法炮製……

 

就這樣持續忙著編書,轉眼兒子也面臨升小一課後安親的問題,上網Key「小學生 安親班」搜尋,第一頁就出現不少應不應該上安親班的討論……可見這個問題真的是所有家長迫切想獲得解答的,尤其是雙薪家庭。當然我就屬於這個族群,不得不面對。

 

說實話,兒子從幼稚園畢業就一直很嚮往讀安親班,因為暑假有一天游泳課、同學都會一起直升安親班……但我一直很希望兒子試試看這個「4個學伴共聘老師的課後教育模式」,在我的強力遊說下,暑假最後3週,他終於點頭願意參加看看。

 

沒想到生性容易害羞的他,第一天早上因為陌生,便哭著要老師打電話給我希望我去帶他回家,但我以「還沒中午休息,沒辦法離開」為由,希望他再試試看。

 

我等了等,中午、下午都沒接到電話,原來早已經和小二的哥哥姐姐們玩開了,根本就忘了打電話這回事,下午接他時,竟然還嫌我太早去……隔天下課就跟我說他每年暑假都想參加。

(直到今天還是這樣說,連唸中班的女兒也被哥哥開心的模樣感染,嚷嚷說她ㄧ年級暑假也ㄧ定要參加)
     

 

原來學社的暑期生活安排是「低年級混齡」一起活動,這群懂得很多的哥哥姐姐儼然變成了兒子的偶像,教會他捷運怎麼坐、分辨悠遊卡、站名、到圖書館怎麼借書或到書店看書、騎腳踏車、溜直排輪、打棒球、畫畫、下棋、參觀展覽……

     

三星期過後,兒子真的改變很多,連老公、阿公、阿嬤也明顯感覺「他長大了!」:

˙他變得獨立──要我在車上等,他想「自己」去麵包店買麵包,這是他有史以來第一次主動希望我不要跟;

˙熟悉圖書館與書店──這是他們暑假幾乎天天報到的地方,還會跟我討論書的內容與疑問……

˙他每週到淡水或公館騎腳踏車,曾完成一趟來回16公里的路程。老師每日的記錄裡提到雖然半途嘴裡直喊累,但還是跟著哥哥姐姐們騎完全程……溜直排輪也從害怕跌倒不敢放手到會緩緩移動……

˙整個人從白白淨淨變得黑黝黝,吃飯也不再需要三催四請,整個人長高、長大了許多……
   

 

開學後,某次我們到陽明山爬山,經過八里關渡大橋時,他興奮地說:「我們有次坐公車+捷運+騎腳踏車+坐船到過八里左岸,用了四種交通工具,超酷的!」爬山時,我們聊到山上為什麼會有貝殼,他也跟我分享和老師們去歷史博物館看展覽時學到──台灣從海裡升起成為陸地的故事……

 

直到這時,我才真切感受到兒子短短三個星期的學習生活,漸漸發酵了,雖然不像一般安親班排了滿滿上課+寫評量的課程,但卻讓他的視野變得更開闊,在他的生命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與影響。

  
就像我相信,如果是我帶他去騎腳踏車,他絕對撐不完8公里就會放棄。然而當他獨自撐完16公里路程,我卻相信,未來的20公里、50公里,對他來說也絕對不會是問題,因為他實際嘗試過挑戰、超越自己的極限,他知道用意志力堅持到底的感覺,也知道堅持過後自己辦得到時的美好心情,雖然他告訴我的說法是:「好累喔!但是超好玩!我一定還要參加!」                   

 

看來,我得加把勁努力認識他的同學,幫他找到共學共遊的學伴。